生成式AI相關工具-教師篇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的迅速發展,已廣泛應用於教育科技與資料分析、語言、圖像生成等,AI為教學帶來創新契機,協助教師提升教材設計、拓展學習資源並激發多元教學方法。然而,AI生成內容亦可能涉及學術誠信、資料隱私、智慧財產權與倫理判斷等挑戰,因此為協助本校教師在維護專業與學術價值的前提下,善用生成式人工智慧提升教學品質,並引導同學建立正確的數位素養,特制定本指引,以提供教師在課程規劃、教材撰寫、學習評量及研究應用等方面的參考依循。
1.課程前置準備:
教師於課前準備時,可善用AI工具對於課程內容的整合,例如透過生成式 AI 進行教材摘要、協助發想討論問題、設計互動式問答,並在課堂前明確向同學說明對於AI的使用規範與引用的要求,來避免使用錯誤資訊或違反著作權。
ChatGPT-內容快速生成
Grok-適合追蹤時事熱點,較為幽默、直率的對話風格
Perplexity-著重資料來源,資訊整合效率高
2.課程融入AI:
在現有或新設計的課程中,教師可將AI導入課堂教學,例如運用生成式AI或智慧化學習工具,將大量的學術知識進行資料蒐集、整理,快速轉化為結構清晰的課堂簡報、心智圖或互動式教材。此舉能讓同學更有效率地掌握重點,還能透過視覺化的呈現方式加深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減少教師在前置整理上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使教學能更專注於引導思考、問題討論與實作練習,進一步提升學習的深度與廣
Mapify-快速生成心智圖
Gamma-匯入報告主題及相關資料即可製作精美簡報
FlexClip-可利用文字(講義內容)或相關連結,快速製作課程短影片
3.課後審核:
為確保AI在課程中的應用兼具學術嚴謹與倫理責任,教師可在課後實施審查與調整,除了檢視同學是否在作業或論文中有適當的標註或引用,也協助師生檢視 AI 使用之成效與潛在風險,課程結束後也可請同學回饋相關心得,來進行未來課堂之調整。
Turnitin-論文原創比對系統
Check Plagiarism-提供用戶檢查文章、報告、論文等中是否存在與其他來源重複或雷同的內容
Grammarly-適合英文內容,可針對英文文法、拼字等校正,也同時可偵測抄襲,AI寫作提示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