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相關工具-研究人員篇
近年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發展迅速,研究人員不再侷限於傳統需至各地收集資料,而是可以透過網路學習相關知識、整理文獻內容與收集各種數據,AI的興起能夠協助研究人員更有效率地收集文獻、資料整理與內容生成,如此也能提高研究效能,進而也提升與以往不同的創新思維,然而,研究人員對於AI的應用應以輔助研究為目的,而非取代學術研究的本質,對於AI所生成之內容亦持保留態度,如此才能確保研究內容之真實性,而研究人員對於使用AI工具時應避免過度依賴與不當使用,此外也需嚴格遵守學術倫理與誠信原則,更應避免將重要資訊放至AI相關平台,以產生資訊洩漏之風險,對於選擇AI平台也需尋找有相關安全機制並合規之平台,以確保學術研究的嚴謹與可信度。
1.學術文獻輔助工具
撰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需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若能利用AI相關工具輔助閱讀並提供創新思維,則能使研究人員之論文更能突破傳統觀點並且使效率性提高。
Scholarcy-協助研究人員閱讀論文與快速提供最新研究趨勢
Notebooklm-快速統整文獻資料並從中提取關鍵內容與重點
Elicit-協助研究人員分析與瀏覽大量文獻,也可迅速從大量論文中找尋關鍵資訊以及自動生成摘要快速生成重點
2.學術論文視覺工具應用
研究人員於撰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需將研究過程呈現視覺化向指導教授、相關研究者、讀者展現此篇論文的文獻與概念、研究流程與方法、數據表現以及最終的學術簡報或海報於學術研討會上展示。
Gitmind-快速生成心智圖同時也可匯入變成簡報
CapCut-快速設計精美簡報並可利用AI自動優化部分功能
Julius AI-透過自然語言對話能夠將資料分析成多種呈現方式
3.學術檢測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與AI的興起,大量的學術研究被廣泛流通於網路平台,而為了確保學術誠信與抄襲產生,必須在學術論文正式發表前進行檢測,檢測工具推薦如下:
Turnitin-論文原創比對系統
ZeroGPT-檢測文章是否由AI工具撰寫
Grammarly-適合英文內容,可針對英文文法、拼字等校正,也同時可偵測抄襲,AI寫作提示